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
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已完結)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2024年沿路「友里」健樂行步行籌款開始啦!💞💞 即日起至3月24日都可以支持我哋!善款用於支持本處發展基層家庭及長...

新聞稿

香港路德會「520」舉行「百人婚盟紀念典禮」 52對年逾65長者夫妻首披婚紗禮服再立愛約 重拾婚姻美麗回憶 重新肯定婚姻價值與意義

香港路德會「520」舉行「百人婚盟紀念典禮」 52對年逾65長者夫妻首披婚紗禮服再立愛約  重拾婚姻美麗回憶 重新肯定婚姻價值與意義   婚姻是一輩子...

香港路德會「520」舉行「百人婚盟紀念典禮」

52對年逾65長者夫妻首披婚紗禮服再立愛約

 重拾婚姻美麗回憶 重新肯定婚姻價值與意義

 

婚姻是一輩子的承諾,經歷過環境順逆、疾病健康和3年的新冠疫情洗禮,52對年逾65、昔日無緣穿上嫁衣禮服訂終身長者夫婦於「520」這一天,首次披上婚紗禮服步入教堂,再向彼此說一次「我願意」,用時間實踐誓詞,繼續執子之手,共行一生。有參與典禮的長者丈夫承諾會繼續愛對方一生一世;有參與典禮的長者妻子笑言,當年只曾到過影樓影婚紗相,如今能有機會在子女面前首次穿婚紗在教堂牽著老伴的手行禮,感覺興奮

 

香港路德會香港島及離島區、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及萬邦堂520合辦「百人婚盟紀念典禮」,假萬邦堂舉行盛大的婚盟典禮。52對年逾65、結婚超過30年、從未穿過婚紗禮服在教堂行禮的長者夫婦,在過百位可愛的「花仔」、「花女」陪同下徐徐步入教堂,在香港路德會關應亮牧師主禮、一眾親友的見證下,再向彼此許下愛的誓言,並交換結婚戒指,場面溫馨動人。

 

84歲丈夫郭生76歲妻子郭太結婚48年,廝守近半世紀。郭太憶述當年婚禮以中式裙褂進行,覺得穿起婚紗行教堂很新鮮和漂亮,希望可以有機會穿上,如今終得償所願廝守逾半世紀,他們坦言很少吵架,即使偶爾意見不合,其中一方也會主動讓步,二人不約而同認為相處之道在於互相遷就和尊重。今年確診患上柏金遜症的郭生行動較以往不便,郭太亦悉心照顧和陪伴,郭生不禁大讚對方善良,更承諾會繼續真誠相待,愛對方一生一世;郭太希望大家身體健康,期望自己能一直照顧對方。

 

78歲的丈夫程生與74歲的程太同樣結婚48,二人年輕時在朋友介紹下認識,由於當時程生在加拿大求學,其後在當地工作,程太選擇了「嫁雞隨雞」,隻身遠赴當地與程生結婚,由於沒有廣邀親友,二人便選擇一切從簡,在未有穿上婚紗禮服下結為夫婦,程太坦言參加今次典禮能填補這個遺憾,亦有多一次機會向對方再許婚盟,認為很有意義。提到相處之道,程太直言需要包容,不需放大對方的缺點,並謂無論對方發生甚麼事也會不離不棄。

 

84歲的丈夫葉伯伯78歲的霍婆婆結婚55年,育有兩子一女。踏入綠寶石婚的二人回想當年的結婚情景,霍婆婆笑言當時只是穿裙褂出門,雖曾到過影樓影婚紗相,但未嘗穿上婚紗在教堂行禮的滋味,如今能有機會在子女面前首次穿婚紗在教堂牽著老伴的手在教堂行禮,感覺興奮。葉伯伯表示這次典禮別具意義,「有錢也買不到」。霍婆婆於疫情期間因跌倒令身體衰退,未能自我照顧而須入住安老院,葉伯伯坦言當時很擔心對方,疫情後二人終可有更多相聚時間,拉近彼此距離。二人認為相處之道在於坦誠及勇敢面對問題,並且互相包容。葉伯伯很感激太太一直以來照顧孩子及將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讓子女能健康成長;霍婆婆欣賞丈夫勤力工作,不賭錢、不抽煙,也不飲酒。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助理行政總裁劉思凡表示,對今時今日的香港人而言,能穿起一套婚紗在會堂舉行婚禮,見證自己與伴侶一同踏進人生另一階段,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但對於出生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長者來說,卻是十分奢侈的事,並非人人有機會舉行一個較為隆重的婚禮。他們當年大多為口奔馳,生活艱苦,結婚儀式可能只限於大家聚首一起「食餐飯」而已。近年受到疫情影響,讓大家更加珍惜對方,「今次我們舉辦婚盟典禮,為長者拍攝婚紗照,期望能還他們一個多年的心願,回望過去一幕幕動人的經歷、互相扶持的時光,重拾温馨的時刻,讓他們的人生更趨圓滿。此外,我們也藉此感謝長者多年來對家庭的付出和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同時喚起大眾更加明白婚姻的價值和意義。」

 

百人婚盟典禮

 

香港路德會首個酒店式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德薈」 即日起接受雙職已婚人士申請 最快下月中旬可入住

香港路德會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首個酒店式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德薈」(THE CONCORDIA)於今天正式公開接受申請。項目以「康健、安居、牧鄰、樂社區」為服...

香港路德會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首個酒店式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德薈」(THE CONCORDIA)於今天正式公開接受申請。項目以「康健、安居、牧鄰、樂社區」為服務理念,並重視住戶居住體驗。「德薈」輔以家居用品共享、度「房」訂造之儲物空間及建立正確理財概念之工作坊,期望改善入住家庭的居住環境及提升生活水平,為未來再進入房屋階梯作好準備。

 

「德薈」位於觀塘偉業街101號,以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或居於不適切住房之雙職已婚人士為服務對象,提供面積由147平方呎至185平方呎的雙人單位,合共30個。由於本身是酒店,所以房間舒適之餘,所有單位均備有衣櫃、小型雪櫃、電視機、浴室及免費Wi-Fi。而「德薈」位於市區便利位置,附近有港鐵站及多個巴士站,更有多個大型商場及休憩用地。這些地點全都可以短時間內徒步到達,衣食住行全部覆蓋。項目暫准居住費用約為每月港幣 $3,900至 $4,810。費用已包括基本水電費,暫准居住期上限為兩年。

         

「德薈」以住戶獲得良好居住體驗為重心,輔以「助人自助」理念為住戶提供適切的社會服務。其中為鼓勵住戶家庭建立儲蓄習慣,只要住戶家庭於入住期間每月儲蓄港幣200元,便可領取同等價值的餐飲現金劵於酒店餐廳內使用。在搬離「德薈」時,住戶可全數領回有關儲蓄作搬遷之用。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行政總裁雷慧靈博士太平紳士表示:「『德薈』是香港路德會及本處首個正式營運的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推行目的是回應社會輪候公屋多時及居於不適切住房的人的訴求。我們希望搬進『德薈』的人,毋須再為居住環境質素而憂慮,並以此處成為追求美好將來的起點。」

 

「德薈」由2021年由即日起中午12時起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2021122日晚上1159分,並於 2021123日進行抽籤,中籤者將會獲專人通知安排面見手續。

 

有關項目詳情及申請細則,可瀏覽:

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BOujQE

申請連結:http://u190.ievent.hk/

申請須知:https://bit.ly/3oPlrp7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升小適應」家長問卷調查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升小適應」家長調查結果 孩子自理能力不足 難適應小一生活   **「路德家長專線」特設「升小適應動畫」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升學支援*...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升小適應」家長調查結果

孩子自理能力不足 難適應小一生活

 

**「路德家長專線」特設「升小適應動畫」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升學支援**

 

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路德家長專線」及「童心閃耀計劃」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於76716期間,向2020-2021年度就讀K3學生的家長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了關於「升小適應家長問卷調查,共收集了175位家長的回應。

 

結果顯示,逾九成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進度」最受疫情影響其次是「人際社交」65%及「時間管理」61%。另外,孩子升小後,「自理能力」、「人際社交」、「時間管理」或「學習進度」方面,家長也有不同程度的擔心。調發現,家長最擔心孩子升上小學後的「自理能力」不足﹐以致未能適應小學的生活,佔31%而「學習進度」29%及「人際社交」27%的比例相若。

 

最多家長認為「良好的學校支援」能有助孩子盡快適應小一生活,佔35%「學校支援」、「自理能力」及「人際社交」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控制的。因為「學校支援」屬外在的環境因素,其餘屬個人因素,需靠孩子自行面對所以家長難遙距協助孩子。相反,「學習進度」可交由補習社或家長跟進;而「時間管理孩子年紀尚小,可由家長分配學習及娛樂時間。

 

從調查所得,家長對孩子升小都充滿擔心及憂慮加上小學要求學生的獨立能力相對幼稚園高,學生在沒有其他人協助下獨立執行多項任務,例如自行如廁、自行寫手冊等若孩子的自理能力及獨立能力不足,也會令家長

 

「路德家長專線」單位主管陳玲敏建議家長可於開學時,教導孩子如何執拾書包若家長能有效地教導孩子分門別類,相信對孩子適應小一生活很有幫助。不過,陳主任認為,若要加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亦需要調節事事為孩子代勞的心態,家長要學習放手,以免孩子養成過份依賴的性格及不能獨自完成事情。

 

「路德家長專線」製作了四套動畫短片,供家長及學校播放給升讀小一的學生觀看,以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的生活。

升讀小學適應系列 YouTube片段

 

傳媒聯絡

陳玲敏

路德家長專線單位主管

電話:2498 8399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尹斯雅

「童心閃耀計劃」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單位主管

電話:3620 3451

電郵:u155@hklss.hk

 

 

關於「路德家長專線」

「路德家長專線」於200610月創辦,首條結合家庭生活教育、社會服務事工及基督福音元素之24小時免費互動熱線,旨在為家長在身、心、靈、以至親職教育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內容包括:「與社工對話」服務、錄音資訊節目、主動關心計劃、到校支援服務、講座及工作坊。專線的電話號碼為3622 1111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歐國盃開鑼 非法賭博問題受關注 路德會青亮中心開展人工智能戒賭服務諮詢系統(Chatbot)線上輔導

歐國盃開鑼   非法賭博問題受關注 路德會青亮中心開展人工智能戒賭服務諮詢系統(Chatbot)線上輔導   參與非法賭博人數上升 更有個案欠下逾百萬巨債...

歐國盃開鑼   受關注

路德會青亮中心開展人工智能戒賭服務諮詢系統Chatbot)線上輔導

 

參與非法賭博人數上升 更有個案欠下逾百萬巨債

 

 

今早凌晨正式舉行,亦是法賭波的高危時期。路德會青亮中心發現過一年非法賭之求增加,2020年網上賭的求助數字較2019年急升一倍,反映非賭風現象漸趨嚴,情況令人關注。

 

此,路德會青亮中心主辦、JCI北區青年商會協辦,於今511日至610日期進行了「非法賭博問卷調查」,了解民日常及於疫情下的賭博習慣、對非法賭博的參與度及法例認識。是次網上調查一收集到330份問卷,當中發現16.7% 受訪者表示曾參與法賭博,首位為賭波其次為網上賭博。另外67%不清楚參非法賭為何

 

調查發佈會於今日上午順利舉行,出席者包括路德會青亮中心主任周雅瑩女士JCI北區青年商會副會長葉卓禮先生、註冊輔導心理學家郭瑋庭先、註鄧天兒女士、賭博過來人(化名Woody)。

 

高達兩成二市民曾在疫情下增加賭博金額或次數

 

是次調查於20215112021610 日進行,採用方便抽樣法,邀請香港市民參與填寫「市民在疫情下參與賭博的習慣、原因及對非法賭博認識和參與度調查」問卷,共收回330份有效問卷。所有參與者均同意接受及進行問卷調查。

 

受訪者當中有190人表示過去曾經參與賭博,比例達五成七(57.6%反映市民大眾的參與賭博情況愈來愈普及。曾參與賭博的受訪者之中,兩成22.2%)指他們在疫情期間增加了投注金額或投注次數,超過一半55.8%受訪者在此期間增加了約 $1,000以上的投注額,而接近四成(39.5%)受訪者增加了6次以上的投注次數;六成(60.5%)受訪者認為主因是源於自身多了空閒時間或用作消磨時間,近四成半(44.2%)受訪者認為賭博與娛樂消遣相同,結果顯示疫情期間賭博行為、投注金額、及投注次數均有上升趨勢,我們擔心市民大眾會產生錯誤想法,以為賭博是正常行為

 

參與非法賭博人數令人關注  超過六成半人不知非法賭博刑罰

 

所有受訪者中,16.1%表示曾參與非法賭博,當中有42%參與非法足球賭博,18%參與網上賭場,參與撲克牌賭博及籃6%。當中有79.2%表示經朋友介紹接觸非法賭博。

另外,接近七成(69.8%)受訪者回覆曾接收過任何有關網上賭博平台的訊息,其中17.8%自己是曾按入有平台由此反映朋輩影響,加上互聯網發達有機會令更多不法之徒有機可乘,引誘市民參與非法活動。調查當中,有六成七(67.1%)受訪者回應指自己並不知道參與非法賭博的刑罰,顯示大眾對非法賭博問題的意識薄弱,因此我們希望可以加強公眾教育,避免誤墮法網。

 

過來人:「唔好因好奇參與賭博,都唔好高估自己嘅自制能力

 

現時19歲的Woody在完整家庭環境長大,是家中的幼子。他自15歲便開始半工讀,17歲首次接觸非法網上賭博活動。當時Woody接收於手機的社交網站及通訊程式中有關非法網上賭博網站的廣告。Woody認為廣告內容吸引,也感到十分好奇,同時得知上司也有參與非法網上賭博,在身邊人慫恿下第一次參與非法網上賭博,此後不能自拔,甚至開始透支信用卡及向財務公司借貸繼續投注。「賭大啲,贏多啲!贏錢就可以買新電話或者名牌袋。」他坦言,即使他少時不喜愛足球,也從未接觸賭博,但在「贏錢」的誘惑下,他無法停止賭博行為。

 

由於輸多贏少無力償還,非法中介更介紹Woody向高利貸借款。雖然得知利息昂貴,因深信自己可以「贏錢」,繼續借貸參與賭博。賭博兩年,他已累積輸了一百五十萬債務,大部份由家人承擔,導致關係破裂。數月前,在家人的勸勉下到本中心求助,在接受戒賭輔導過程的Woody仍在努力當中。他勸勉其他年輕人:「唔好因好奇參與賭博,都唔好高估自己的自制能力,拒絕賭博。」

 

負責跟進Woody個案的註冊社工鄧天兒表示:Woody是十分典型的賭博個。在好奇心驅使及朋輩影響下參與非法賭博,更誤以為贏錢如打機得分一樣容易,因而墮入賭博深淵。歐洲國家盃為疫情後第一個大型足球賽事,非法賭博的宣傳手法層出不窮。青年人對參與非法賭博的刑罰並不清晰。即使是已參與非法網上賭博兩年的Woody也並不知道參與非法賭博的刑罰。市民隨時以身犯險,墮入法網。

 

歐國盃開鑼   青亮中心開展人工智能戒賭服務諮詢系統(Chatbot)線上輔導

         

路德會青亮中心主任周雅瑩示網上賭博明顯有增加趨勢,中心的求助個案中,由20196%增長至202015.38%,增幅超過一倍。外,她有指今屆歐洲國家盃是疫情後的首次大型賽事,由於受疫情影響,難以預測對賭風有何實際影響,但近非法賭博網上賭的宣傳攻勢明目張膽異於過往,實在不容鬆懈。她亦建議:

1)     警察嚴正執法,檢控及打擊一切非法賭博活動,堵截一切賭博網站的行動,追查及檢控非法賭博手機宣傳短訊或宣傳單張之來源;設立投訴機制,讓市民可以檢舉相關廣告、手機訊息及非法賭博活動;追查非法網上賭博的交收戶口(包括使用香港賽馬會戶口或銀行戶口轉帳);歐國盃期間,加強打擊非法賭博集團及相關活動。

2)     議政府加強預防賭博公眾教育及宣傳,特別針對年青人及網上文化的需要;提昇公眾對非法賭博刑罰的認知度及後果;投放資源予現時四所資助戒賭中心,針對性配合網上資訊系統,並連結現有服務。並且設立監察非法賭風工作小組,以監察非之情

3)     呼籲市民小心賭博陷阱,括欺詐網站,放債活動等,切勿因好奇、貪心、朋輩影響下,而參與非法賭博,墮入法網

4)     呼籲家長關心子女使用手機及上網情況,留意子女有否過份關注賽事結果?關注、瀏覽或提及賽事賠率;有否突然有過多金錢?或以藉口向你或身邊朋友索取或借錢?

 

5)     她又提醒各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不要輕視賭博的嚴重性,她表示:「以往很多個案,尤其是賭波個案,均於大型賽事期間首次接觸賭波,漸漸變得不能自拔,最後發展成賭博失調。」呼籲家長以身作則,切勿賭博,與子女一起睇波不賭波

 

而註冊輔導心理學家郭瑋庭表示,如果有人懷疑自己有賭博問題,可以按下表進行簡單測試,如果於以任何一條問題回答,就很可能有問題賭博的潛在危機,應盡快向身邊人或專業人士求助。

 

賭波心理健康評估表

 

 1.  於過去12個月內,你曾否於嘗試減少或停止賭波時感到不安、煩躁或焦慮?

 

  

2於過去12個月內,你曾否向家人或朋友隱瞞自己參與賭波的程度?

 

  

3.  於過去12個月內,你曾否不斷增加賭波的注碼或次數?

 

  

 

 

回應歐國盃期間助者之需要,本中心透過開展24小時戒賭服務諮詢系統(Chatbot),讓網上疑似高危或受賭博困擾之人士,可以WhatsApp 6010 3933或以Facebook Messenger24小時不分晝夜地尋求戒賭資訊,如有需要,亦可於辦公時內向當值輔導員求助

 

除此之外,本中心亦於歐國盃期進行一系列預防賭育活動,包括:

I) 製作創新網上抗賭短片,以網台《唔賭啱CHANNEL

II) 與學校合作拍攝細路仔﹒講下波 之 歐國盃「細」紀論壇,發佈於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向大眾宣揚抗賭意識 ;

III)入校進行預防賭博教育工作,包括「抗賭KOL」 以播放微電影及問答講座環節宣揚健康生活不迷賭。「抗賭KOL工作坊」以訓練學生成為抗賭KOL為主,學生身體力行,以宣揚「健康不賭波」之訊息。

 

關於路德會青亮中心

本中心為民政事務局平和基金資助的賭博輔導服務,並於201011日開始投入服務。服務宗旨為「協助受賭博問題困擾的人士及其家人,建立明亮健康的人生」。路德會青亮中心戒賭熱線8108 3933 

 

賭博過來人Woody(右)接受本中心註冊社工鄧天兒女士(左)訪問剖白賭博心路歷程

「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啟動禮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一直具備前瞻性的覺察力,因應環境的變化,運用適切性的介入手法。近年,本處的兒童及家庭服務組引入『靜觀與自我關懷』於學前單位親職服務。有見...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一直具備前瞻性的覺察力,因應環境的變化,運用適切性的介入手法。近年,本處的兒童及家庭服務組引入『靜觀與自我關懷』學前單位親職服務。有見服務成效明顯,本處於今年以「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擴大推廣「靜觀與自我關懷」在基層家庭的親職服務,計劃將會同步作實證研究,從而獲得香港本土「靜觀與自我關懷」的研究數據,在計劃完結時將會製作研究報告與業界交流。

 

給父母與孩子的禮物」繪本發佈

本處於2019年推展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時與《靜觀自我關懷》認證導師(MSC Certified Teacher) 及香港首位英國《當下的禮物》(The Present) 兒童及青少年靜觀課程授證導師梁錦堂先合作,並邀請梁先生成為課顧問,推廣「靜觀與自我關」課程於學前單位的親職課程中,讓父母學習先照好自,方能好好照孩子。為了能有效達到持續的實踐和練習,我們更與專業插畫師合作,把「靜觀與自我關懷」抽象的意義以簡單的故事呈現出來,使人望圖釋意,鼓勵家長能將「靜觀與自我關懷」帶到生活當中,享受當下的親子樂,成為父母與孩子最好的禮物。

 

「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第一階段普查問卷發佈

本處繼續邀請梁錦堂先成為計劃顧問,20213-4月進行了有關香港家長的教養壓力與自我關懷問卷調查,共收集397份問卷,受訪對象針對3個地區的基層學童家長,地區包括荃灣區、九龍城區及深水埗區。

 

教養壓力及自我關懷的量度工具分別為家長壓力量表 (Parental Stress Scale) 及自我關懷量表 (Self-Compassion Scale)

 

香港家長的教養壓力的調查結果顯示,教養壓力程度不受性別、年齡、子女數目及宗教信仰的差別而受影響。教養壓力程度主要因教育程度、婚姻狀態及工作狀況而有差異。教育程度方面,「小學及以下」程度群組,教養壓力程度比其他組高;婚姻狀態方面,「已婚/再婚」群組的教養壓力程度與其他婚姻狀況群組相比較低;工作狀況方面,「全職家庭主婦」群組的教養壓力程度較「全職工作」群組及「半職工作」群組的教養壓力程度高。

 

一個有趣的發現,香港家長的自我關懷的調查結果顯示,自我關懷的程度不受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子女數目、婚姻狀態、工作狀況及宗教信仰而有差別。然而,整體家長的「自我關懷」程度與「教養壓力」程度顯示負向關係,即是「自我關懷」程度越高,「教養壓力」越低;相反,「自我關懷」程度越低,「教養壓力」越高。以上的調查結果加上我們多年專業的前線家庭服務經驗,我們估計香港家長的「教養壓力」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影響其「自我關懷」程度。

 

本處將會透過「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中的實證研究,進一步了解靜觀與自我關懷」「教養壓力」程度及「自我關懷」程度的影響。將會運用量性及質性評估,評估親子互動程度、快樂指數、靜觀程度及自我關懷程度。

 

 

梁錦堂先生分享「靜觀與自我關懷」的理念及應用

 

 

參加者一同體驗靜觀與自我關懷

 

有關「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

本計劃以「靜觀與自我關懷」的理論基礎,作為計劃方向及介入手法,協助家庭成員一方面使各人都照顧好自己,另一方面讓各人都更珍惜當下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靜觀」是指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的覺察。研究顯示,靜觀訓練對壓力、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都有幫助。「自我關懷」則指人在壓力下,不逃避面前的難題及限制,同時亦不苛責自己。反而,要關心和理解自己,減輕自己的苦惱。本計劃的服務對象為社區人士,尤其是基層家庭。

 

計劃目標

1.      促進基層家庭的身心靈健康,構建和諧的家庭氣氛

2.      提升基層家庭的正向思維,藉此改善成員的溝通關係

3.      強化基層家庭預防及解決衝突的能力和技巧

4.      推廣社區精神健康教育工作

 

 


如有興趣了解「關懷起動」家庭支援計劃,歡迎致電3620 3453 與中心職員聯絡或透過下QR code了解活動資訊。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