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
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已完結)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2024年沿路「友里」健樂行步行籌款開始啦!💞💞 即日起至3月24日都可以支持我哋!善款用於支持本處發展基層家庭及長...

新聞稿

「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研究發佈會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長者中心組   「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研究發佈會 (2021年3月9日—香港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首創有...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長者中心組

 

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研究發佈會

202139香港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首創有趣、自助、持續的服務模式「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身為國際玩具圖書館協會成員,本處一直致力推動以玩具圖書館及遊戲介入的方式,讓長者運用有認知訓練效能的玩具,寓訓練於遊戲,藉以預防認知障礙症及緩減病情。

是項計劃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老人科研究團隊進行研究,探討參與「腦玩童俱樂部」對提升認知障礙症人士的認知能力及情緒健康的成效。

 研究於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間進行,對象為32名參與「腦玩童俱樂部」 中患有輕度至中度腦退化症居於家中或安老院舍的長者。每週參加活動3次,每次1小時,為期24週。介入活動以小組形式進行,共3至5名參與者,由職員或受訓的玩具指導員從旁指示和協助。因應疫情及配合社交距離限制,「腦玩童俱樂部」於2020年9月起加入線上服務,使用視像軟件進行遙距遊戲。

負責是次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郭志銳教授提到,本次研究有以下發現:

1.       參加者的認知功能在活動後有顯著改善,MMSE總分量度及MDRS認知障礙症評估表分量表中的「啟動與保持能力」和「概念形成」皆有顯著改善。

2.       「腦玩童俱樂部」活動亦為玩具指導員帶來莫大益處,計劃能加深他們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和了解,減少對認知障礙症的偏見和誤解,從中更能學到待人接物和溝通技巧,有益於日常社交及人際關係。

3.       參加者和照顧者均滿意社交限制下的改動安排和活動設計,部分參加者在減少實體接觸的情況下,以視像遙距服務,亦能維持一定程度的認知玩具訓練及娛樂。

參與計劃的伯伯(76歲)患有初期認知障礙症,與他同住的女兒小姐表示,自疫情開始,父親常常留在家中睡覺,對身邊事物不感興趣。參與「腦玩童俱樂部」後,父親心情變得愉快,從遊戲中獲得的成功感亦令他願意花時間和精力於遊戲,腦筋也變得靈活;同時自己作為照顧者也得到喘息空間,透過觀察他與社工的互動,對照顧父親一事,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與父親溝通時,會嘗試不同的方法,使溝通變得順利,自己的腦筋也變得靈活。從活動中,學會正面看待父親的能力,因此,她會多讓父親發揮所長,並給予鼓勵。

參與計劃的本處耆年院舍組職業治療師李卓瑤姑娘表示「腦玩童俱樂部」有不同種類的玩具,能迎合不同認知程度的院友,作多方面的訓練;玩具介入比其他訓練更有趣味性,訓練元素更多樣化,院友參與度提高,訓練過程更愉快。院友不單能從遊戲中與其他院友建立關係,認知能力亦有所提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個案婆婆,個性由被動變得主動多了,與其他院友的關係改善有所改善,更享受愉快的院舍生活。

 

如有興趣了解「腦玩童俱樂部」計劃,歡迎致電2699 6283 與中心職員聯絡或到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oyLibraryElderly

 

研究團隊合照

研究團隊合照

 

認證指導員分享服務心得

 

香港中文大學郭志銳教授講解研究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郭志銳教授講解研究報告

 

職業治療師李卓瑤姑娘分享在安老院舍推行計劃的經驗

職業治療師李卓瑤姑娘分享在安老院舍推行計劃的經驗

 

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開創全港首間供長者使用的玩具圖書館「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長者可以透過認知訓練玩具進行健腦訓練,預防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 計劃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是定期在中心開放「腦玩童俱樂部」,參加者按自己的興趣選擇認知訓練玩具,寓訓練於遊戲;不需長期依賴專業人士帶領,長者也能自助訓練,鍛鍊腦筋。而長者集體玩玩具亦可擴闊其社交圈子。第二部份是設立「長者玩具圖書館」,護老者可免費外借認知訓練玩具回家,一同與長者進行持續練習,一方面促進彼此感情,另一方面亦有助舒解照顧壓力。

 

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處之宗旨是本著主耶穌之教訓,徹基督徒愛鄰如己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時刻以基督之心為心,作出盡其在我的勉力貢獻,務求使有缺乏與有需要的,均能獲得公平及適切的福利,以實踐為基督音作見証的使命。本處是一所多化的社會服務機構,單位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服務對象由幼兒到長者,當中亦包括弱能人士及弱勢群體。如欲知道更多本處之資訊,歡迎瀏覽本處網頁www.hklss.hk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 【青年生活及身心狀態2020:「活於抗疫年的我」聲音收集】調查結果

2020年8月29日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 【青年生活及身心狀態2020:「活於抗疫年的我」聲音收集】調查結果 疫情下紓緩了青少年長久身心...

2020829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

【青年生活及身心狀態2020:「活於抗疫年的我」聲音收集】調查結果

疫情下紓緩了青少年長久身心疲勞 卻同時帶來長遠性成長隱憂

 

    20202月起,本港受新冠肺炎影響,疫情一波接一波爆發。在政府實施的防疫措施當中,有些是直接影響在學及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例如全面停課、停課不停學、在家工作及限聚令等。加上疫情打擊社會經濟,令我們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組十分關注疫情下的青少年需要。

 

    是次問卷調查目的:(一了解抗疫下青少年的生活及身心狀況、(二)了解抗疫下青少年的需要及(三)從青少年表達的意見中青少年服務機構找出制訂更合適的服務的方法。問卷調查對象以1224歲青少年為主(包括在學、在職或待業背景),並於2020514日至619日期間,以網上形式發放,並成功收集122份有效問卷。

 

是次調查發現青少年在抗疫期間:

 

 

一、        真正擁有及享受個人自主時間比以往多

 

青少年表示疫情期間,「睡覺可以自己控制」、「得到了充份的休息」及「更多時間認識自己」等以往實體上課時,青少年每天早起上課並面對密集的學業安排,晚上回到家中仍要處理作業,作息時間也不夠。在疫情下學校以網上課堂來維持課程進度,可減省了青少年準備回校上學的時間,並在只進行半天上課的安排下,個人作息及額外睡眠時間比以往增加,其餘時間能更自主安排個人的生活流程。

 

二、        身心變得健康及比以往輕鬆

 

在疫情下青少年多了時間深入發展個人興趣項目,亦多了時間與朋友聯繫,並由以往只帶疲倦身軀面對學業或工作的生活,變成網課期間或在家工作後,多了時間進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多時間運動」、「親友陪伴」及「身體健康了」等,這些也讓他們均感到開心,有正面的影響。

 

 

 

三、        身心狀態有所改善.但亦衍生負面情緒

 

青少年表達了在疫情下的感受,他們會感到無聊、苦悶、擔憂及迷惘,包括:「不能外出」和「失去或找不到工作」等,這顯示出他們在短期下雖然增多了個人作息時間,處理以往未有太多空間去做的事宜,從而令身心狀態變得輕鬆。但疫情長期持續下,青少年看不到疫情何時完結,亦未能對後續情況作出掌握及適切的應對,對個人未來的生活或發展不感到樂觀,因而產生了負面的情

 

其他現象:

 

一、        青少年著重個人均衡健康生活及朋輩關係

 

在疫情下限制了青少年人與人之間的實體社交接觸或參與健康身心的活動最多青少年表示期望在疫情後參與各類型動態或靜態活動,並與朋友聚會聯誼。可見青少年在成長中亦著重個人均衡健康生活及朋輩關係在得到朋輩網絡的支持下,相互關顧身心發展,而非單一著重學業成績或事業的發展。

 

二、        青少年具關顧的同理心

 

青少年不單只顧自身受疫情的影響,在問卷調查邀請青少年分享最想說的一句心聲,佔了兩成三的青少年均分享祝福和鼓勵的寄語,例如:「白衣天使,謝謝你。」、「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好」和「在疾病之下人類真的很脆弱,但我們依然要加油!」等,他們對身邊親朋或相關持份者的關顧,擔心身邊的親友在疫情下會受到感染、擔心家庭及朋輩在生活上有所轉變,擔心家庭的經濟狀況,可見青少年對身邊的事物及社會事務有一定的關心和關注。

 

總結:青少年做好個人裝備.持份者通力協作與青少年逆境同行

 

    疫情對青少年的身心及生活有一定影響,雖然短期能紓緩了以往長久的身心疲勞,然而疫情仍然持續及未知何時才會完結下,生活仍要如常向前,但長遠的成長發展仍存在一定的隱憂。因此對青少年所需要的,應有更適切的支援對應

 

    本處建議青少年「保持朋輩間的聯繫,成為逆境下的互相支持動力」、「良好的時間管理規劃,能有條理地提升個人的效能」及「保持正面思想,學習以正面思維與逆境同行」。而社會服務機構可「加強在疫境下青少年的支援服務,以聚焦形式定期探討及追蹤更深層次的需要」、「加強服務機構或單位間的交流,在支援青少年工作上能相互取長補短」及「加強地區持份者的協作關係,發揮各個專業以凝聚社會資本支援青少年」。宏觀層面則建議「檢視現行的上學模式,讓青少年有更充裕的時間發展身心靈活動及興趣,能有健康的生活及成長發展」、「優化政策或訊息的通報機制,以減少青少年對不時突如其來的改動所產生的徬徨與無力感」及「邀請與青少年事務相關的政策部門,設立資源為青少年抗逆力裝備及培訓,在社會環境再次出現突如其來的狀況下,青少年能從容不迫地作出對應」。只要在多方配合下開放個人與青少年同行,聆聽青少年的分享,共建社會資本平台以產生協同效應,讓青少年服務能達致更整全的推動與效能。

傳媒聯絡

朱家賢先生

「路德會賽馬會雍盛綜合服務中心」單位主管

電話:2697 2098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關於「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組」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設有四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及一所少年中心,致力提供四項核心服務,包括:指導及輔導服務、支援活動、發展和社交活動及社區參與活動。服務以發展性及預防性為主,透過多樣化活動使青少年得到正面的成長及裝備未來。而生命教育為重點策略,其中更成立了「生命教育工作小組」,結合各中心資源於社區進行推動工作。

 

關於「生命教育工作小組」

以「認識個人特質、同行、提供發揮的平台,彰顯青少年能力」為我們的生命教育工作推動元素。生命教育工作非只談生與死,我們一班社工凝聚一起,透過多樣化的項目,讓青少年發掘個人的性格特質和潛能,聆聽他們的需要在成長道路中同行。給予合適的空間和平台,讓青少年展現能力,藉以培養和提升青少年堅毅精神,並能從容自若地面對逆境,提升青少年正面的生活態度和對生命的價值觀。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一九七七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五十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升小家長壓力」調查結果 受疫情影響 超過九成升小家長感到壓力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升小家長壓力」調查結果 受疫情影響 超過九成升小家長感到壓力  **「路德家長專線」特設「升小家長支援熱線」為家長提供升學支援**...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公佈「升小家長壓力」調查結果

疫情影響 超過九成升小家長感到壓力 

**「路德家長專線」特設「升小家長支援熱線」為家長提供升學支援**

 

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下,學生持續停課,家長要身兼照顧及教導子女的責任,更要為子女升學作打算。而有別於以往的做法,今年的小一統一派位結果改以郵遞方式通知家長。因此,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轄下的服務單位「路德家長專線」及「童心閃耀計劃」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於今年513525期間,向就讀K3學生的家長以網上問卷調查方式進行了一項關於「升小家長壓力調查,共收集了105位家長的回應。

 

調查結果顯示,91.4%家長在疫情期間要兼顧子女的學習到不同程度的壓力當中超過一半的家長表示非常有壓力47.6%,甚至壓力爆煲7.6%圖一。另外,亦90.4%的家長擔心孩子因疫情未能上學而影響學習進度圖二。調查亦發現,87.7%的家長擔心孩子未能適應小一的生活圖三當中最擔心是學業29.8%其次是自我照顧23.4%,第三為上堂規則18.1%圖四而且,即使家長在管教孩子有壓力時,不足37.7%的家長會尋求社工協助圖五,反而會先尋求身邊的人協助48.1%自行處理亦佔超過兩成(21.2% ,亦有家長因為太忙沒時間尋求社工協助17.3%圖六

 

從調查所得,受新型冠狀病毒而停課的影響下,大大增加了K3家長的憂慮部份家長更自覺壓力爆煲面對升小的分水嶺,家長最擔心是子女的學業。「路德家長專線」單位主管陳玲敏建議:「當家長面對壓力時,不要待壓力爆煲才處理無論是尋求身邊人或是專業人士協助也可,最重要是懂得正確緩壓力的方法。但當壓力影響日常生活如睡眠不足、飲食失衡、工作常出錯、心神恍惚、失去社交興趣、與家人關係緊張等便應及早尋求社工或專業人士協助。

 

因應即將發表的小一統一派位結果,本處特設「升小家長支援熱線」,於635日(星期至五68(星期) 上午1012時,由註冊社工為家長提供升小查詢情緒支援等服務家長致電3622 11110字或WhatsApp傳訊息至 9184 6267查詢。

 

陳玲敏亦建議家長做好準備迎接小一放榜建議家長提早收集叩門學校資料預備叩門清單、時刻保持冷靜、要多聆聽、多鼓勵,成為子女的同行者。此外,「童心閃耀計劃」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更製作單張及影片,為家長提供門小貼「升小同行」影片(圖七及八)

圖(一):91.8%受訪者感受到不同程度壓力,當中更有超過一半(55.2%)感到非常受壓。

圖(二):90.4%受訪者擔心孩子因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當中有超過一半(57.1%)表示「非常擔心」。

圖(三):有87.7%受訪者擔心孩子未能適應小一的生活,當中接近一半(46.7%)表示「非常擔心」。

圖(四):受訪者對孩子升小一有各種憂慮,其中學業(29.8%)及自我照顧(23.4%)佔最高比例。

圖(五):不足四成(38%)受訪者表示管教孩子遇到困難或有壓力時不會尋求社工協助。

圖(六):接近一半受訪者(48.1%)表示會先找身邊人協助。

圖(七)及圖(八):「升小家長支援熱線」單張為升小家長提供資訊預備小一派位。

 

傳媒聯絡

陳玲敏

路德家長專線單位主管

電話:2498 8399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尹斯雅

「童心閃耀計劃」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單位主管

電話:3620 3451

電郵:u155@hklss.hk

 


關於「路德家長專線」

「路德家長專線」於200610月創辦,首條結合家庭生活教育、社會服務事工及基督福音元素之24小時免費互動熱線,旨在為家長在身、心、靈、以至親職教育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內容包括:「與社工對話」服務、錄音資訊節目、主動關心計劃、到校支援服務、講座及工作坊。專線的電話號碼為3622 1111

 

「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計劃」逾四成受訪者自覺眼睛不舒服 籲市民及早檢測預防眼疾問題

  「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計劃」逾四成受訪者自覺眼睛不舒服 籲市民及早檢測預防眼疾問題  (新聞稿 2019年11月5日)   香港路德會社服務處與健康...

 

「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計劃」逾四成受訪者自覺眼睛不舒服 籲市民及早檢測預防眼疾問題 

(新聞稿 201911月5日)

 

香港路德會社服務處與健康視力公司合辦進行為期一年的視力健康研究,成功為462名受訪者進行視力健康測試及視力健康問卷調查 。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進行為期一年的視力健康研究,於 2018年8月至今年7月期間,為462名受訪者進行視力健康測試及視力健康問卷調查,以研究他們的眼睛健康狀況及視力檢查習慣,找出當中被忽略的眼睛小毛病及其影響,從而提出不同的社區支援方案,以解決潛在眼疾風險。結果顯示,市民普遍對眼睛健康意識低,逾四成受訪者自覺眼睛不舒服,逾八成人士更沒有定期檢查眼睛的習慣。今日上午,本處於路德會包美達社區中心舉行研究計劃發佈會,公佈視力健康數據及問卷調查結果。 

 

462名接受測試的受訪者中,當中45歲至64歲佔逾五成。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普遍受訪者有以下三大視力問題,逾四成受訪者自覺眼睛不舒服﹔近三成受訪者視野內出現微細黑點﹔近兩成參加者於過去一年內視野中有出現閃光情況。然而,卻有逾八成人士沒有定期檢查眼睛的習慣,更有 36%受訪者表示上一次進行眼睛檢查已是 5 年前以上。可見,市民普遍對眼睛健康意識低,未有定期進行眼睛檢查的習慣。另外,14%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視野內曾出現閃光,而研究發現,視野內有出現黑點的參加者,較多同時亦出現閃光情況。註冊視光師指出,視野內「飛蚊」情況突然增加兼出現閃光,此表示視網膜有可能出現問題。

 

發佈會當天亦分享了一個較嚴重的案例,受訪者年初於上水婦女中心接受眼睛健康初步評估,收到眼睛初步評估報告後,懷疑患上白內障。其後她約見註冊視光師作詳細眼睛檢測,發現雙眼均患有白內障,而左眼因剛遮蓋瞳孔,情況較為嚴重。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助理服務總監及機構發展主任鄧國禧先生表示,希望此計劃能引起市民對眼睛健康的關注,定期進行視力健康測試,預防勝於治療,避免錯過治療時機。鄧又表示,是次研究反映香港眼科檢查服務資源的不足。故此,本處認為政府應在18區地區康健中心增加眼科檢查服務,因長者視力出現問題會增加其跌倒的風險,影響日常生活。同時,政府也應加強對基層醫療服務的支援,帶動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意識及教育居民眼科檢查的重要性,讓市民能及早發現潛在眼疾,以維持良好的視力。 

 

健康視力公司創辦人,香港理工大學碩士註冊視光師許志雄表示,研究發現視野內有出現黑點的參加者,較多亦同時出現閃光情況,而大部份參加者卻未有接受定期眼睛檢查。因此,許建議,任何年齡人士均要定期驗眼。至於定期驗眼需相隔多久進行一次,此要視乎年齡及眼睛狀況而決定。如有近視或散光,最少半年一次;18 歲以上成年人,視力正常,最少每兩年驗眼一次;即使自我感覺視力正常,眼睛狀況良好,亦有驗眼的需要,因有一些眼睛毛病,是可透過驗眼過程於早期發現。 

- 全文完 -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 1977 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 50 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查詢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傳訊及公關主任 

楊沛琳小姐

電話:2711 9131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基層醫療健康發展計劃 項目主任

 吳梓彤小姐

電話:2199 9462

 

指導員認證頒授典禮 暨 跨代玩具計劃研究發佈

新聞稿 2019年12月9日   指導員認證頒授典禮暨 跨代玩具計劃研究發佈    指導員認證頒授典禮暨跨代玩具計劃研究發佈會大合照    ...

新聞稿

2019129

 

指導員認證頒授典禮暨

跨代玩具計劃研究發佈

 

 指導員認證頒授禮暨跨代玩具計劃研究發佈會大合照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首創有趣、自助、持續的服務模式 -「腦玩童俱樂部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身為國際玩具圖書館協會成員,我們一直致力推動本港玩具圖書館的發展,包括培訓認證指導員、推動全齡遊戲及跨代共融。

我們藉著於「腦玩童俱樂部」指導員認證計劃,有系統地培訓有志服務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義工,學習「長者玩具圖書館」的專業知識,需要完成培訓課程,通過考試及實習要求,成績達標,方可獲得專業的認證,確保「腦玩童俱樂部」服務質素。計劃推行至今已經培訓220認證指導員並於全港各區推行「腦玩童俱樂部」計劃。透過持續推行初階認證指導員培訓大認證指導員的團隊;此外,我們舉辦指導員續證課程,提升指導員的能力、責任感及使命感,以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主辦的「指導員認證頒授典禮 暨 跨代玩具計劃研究發佈」於今日舉行,共有21位指導員獲頒發初階認證指導員證書,當中10位來自長者鄰舍中心會員及11位本We-Cycle」計劃的青年;此外,52位認證指導員經過持續培訓及考核,成功通過檢訂,延續指導員認證。「腦玩童俱樂部」的成功全賴一群指導員的默默耕耘,我們透過是次頒授典禮再一次肯定及表揚各指導員無私的貢獻。

 

此外,本處與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理工大學於今年3月至9月進行跨代研究39位青年人與29位長者以「銀青玩具倶樂部」形式相處,藉以證實跨代介入模式能有效提升長者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認同感,以及促進人際關係,建立連繫感,此研究證明能有效改變年輕人對香港長者的刻板印象研究同時證實玩具是增強人際交往的有效工具,並適用於跨代介入模式。

 

 

-全文完-

 

預防長者腦退化玩具圖書館:

 由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主辦,藉認知訓練玩具培養長者定期地、持續地進行認知訓練。此外,又設立全港首間為長者而設的玩具圖書館,護老者及長者可外借玩具,在家中持續使用,亦可增進與家人的關係。

詳情請歡迎瀏覽臉書:www.facebook.com/ToyLibraryElderly

 

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一九七七年,宗旨是本著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使命是:提供創新及整全的服務、倡導愛鄰如己及社會公義的精神,以及建立彼此關顧及關愛社群的專業團隊。

本處在香港推行服務已超越四十年,為一所多元化的社會服務機構,單位遍佈港九、新界及離島。服務對象由幼兒到長者,當中亦包括弱能人士及弱勢群體。

詳情請歡迎瀏覽網頁:www.hklss.hk

 

 

查詢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傳訊及公關主任 

楊沛琳小姐

電話:2711 9131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長者中心組社工 

 方寶文先生  

電話:2699 6283   /   6437   1573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立即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