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農在田有機農耕計劃
單位簡介
約2010年起,被發展商收購而尚未發展的農田被圍上鐵絲網,這可能是一貫保護私人產業的方法;然而,在寮屋村落,土地因此失去原有出產力、農民生計停頓,土地無人打理,雜草叢生及蛇蟲鼠蟻繁殖對周邊村民造成困擾,社區環境、面貌一併受到影響。
因此,本中心聯絡農民、寮屋村民及土地擁有者,探討在已被收購但仍未發展的土地上,重新進行農業活動的可能性,促進彼此共識,帶來合作互惠的機會。經過約半年時間的商討,計劃終於在2013年4月開展。
目標
我們相信,土地被創造有其特定的功能,就是讓土地出產各樣蔬果,供應人類生命所需,讓生命得以延續。因此,各持份者都應善用土地,不應浪費土地本來的生產力;另一方面,農民有其獨特的技能,能讓土地生出各種各樣的食物。當土地與農民被迫分離,土地被荒廢、農民未能發揮所長。
當荒廢的土地上再見到農民在耕作,讓土地、農民再次發揮功用,生機再現,環境再次展現綠油油的農田美景。土地並會開放給城市居民學習有機農耕,讓他們與大自然有所接觸,推動城鄉共融的精神。故此,我們將這個計劃命名為「見農在田」,願在荒廢的土地上再次見到農民在耕作。
上帝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創1:29)
服務對象
田地擁有者
釋出荒廢土地,承擔社會企業責任,讓土地可持續發展,回饋社會。
農民
以其豐富的農耕經驗復耕農田,恢復農地價值,傳遞農耕知識予社區人士。
城市居民
學習農耕,享用安全美味的有機蔬菜;實踐城市、農村共存的可行性及美好。
寮屋村民
作社區親善大使,共同協力延續土地的生態面貌,發揮守望社區的互助精神。
名額
視乎不同活動而定
服務內容
在「粉嶺北新發展區」範圍內其中一幅未被發展的土地,以社會企業運作形式推動有機耕種,協助農民延續其專業及生計,保留農地價值及社區面貌,使城市化發展對村民及社區的影響延遲及減少。
透過田園景觀和農業技術指導,吸引城市居民參與有機耕種,用自己的汗水種出甘甜美味的新鮮有機蔬菜,和家人及朋友分享成果,並推廣綠色生活。
開放/服務時間
星期一至日:
上午9:00-11:30、下午2:30-5:30
夏令開放時間(約5月中至9月中,星期一至日):
上午8:30-11:00、下午3:30—6:30
特別日子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
費用
視乎不同活動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