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
沿路「友里」健樂行2024(已完結)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2024年沿路「友里」健樂行步行籌款開始啦!💞💞 即日起至3月24日都可以支持我哋!善款用於支持本處發展基層家庭及長...

Press Release

視障棋手代表香港首次出戰國家級象棋比賽

2018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 (視力殘疾組) 香港區代表選拔賽冠軍牛冠之(左)及亞軍楊恩華(右)從香港快活谷獅子會會長謝卓華先生(中)手上接過特區區旗,正式代...

2018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 (視力殘疾組) 香港區代表選拔賽冠軍牛冠之()及亞軍楊恩華()從香港快活谷獅子會會長謝卓華先生()手上接過特區區旗,正式代表香港出戰今年10月於大連的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

視障棋手代表香港首次出戰國家級象棋比賽

即時新聞 (2018812) 

2018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 (視力殘疾組) 香港區代表選拔賽暨視障人士象棋個人賽於今日假路德會包美達社區中心禮堂舉行。經過五個回合激烈對奕,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 (視力殘疾組) 香港區代表選拔賽終於分出勝負冠亞軍將首次代表香港出戰今年10月於大連舉行的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為港爭光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聯同香港快活谷獅子會、香港五間視障人士服務機構及象棋教育基金有限公司,盼藉視障人士代表香港參與國家級殘疾象棋比賽,擴闊視障人士視野,推動殘障人士平等參與體育運動。

備戰為港爭光 與頂尖高手較高下

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是國家級的殘疾人士象棋比賽,各省只派兩名視障棋手參賽。今年香港首次派出視障棋手出戰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行政總裁雷慧靈博士頒獎予冠軍牛冠之及亞軍楊恩華,再由香港快活谷獅子會會長謝卓華先生授予特區區旗,二人正式獲任出戰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

面對來自全國各省頂尖殘障棋手,牛冠之和楊恩華表示會全力以赴,積極備戰。兩名選手的視力不到一成,從事資訊科技服務的牛冠之表示,現時許多遊戲均是手機遊戲程式,視障人士於娛樂方面的選擇不多,不過近兩年他發現視障人士可利用特製象棋下棋,令他重拾下棋的樂趣。就讀中五的楊恩華表示,對於能夠代表香港作賽十分興奮,他一直希望有機會參與國家級大型比賽,以提升棋藝及推廣視障人士象棋活動。楊恩華又憶述,他曾一年內在網上下了2000盤象棋,當時感到很孤單,但自從加入了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的香港視障人士象棋會,他形容自己的生活「多咗另一個天地」,除認識了許多棋友,他的棋藝更在導師指導下突飛猛進,於多個比賽中奪得獎項。

另外,同場的視障人士象棋個人賽本地個人組由年屆77歲棋手張學廣,以精湛的棋藝全勝五局,脫穎而出,奪得冠軍。

視障人士無懼下棋困難

視障人士參與象棋活動比一般人更耗精力。視障人士無法看見縱橫交錯的棋局變化,雖然可以利用特製象棋去辨識棋子的座標,但更依重個人記憶狠記棋步及棋局變化,若稍微記錯棋子的位置,隨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雖然如此,喜歡下棋的視障人士無懼視障,他們積極練習棋藝,勤與棋友對奕,享受下棋樂趣及滿足感。

被動中年漢失明抑鬱 以棋解結變開朗

另一名參賽者阿和,十多年前開始視力衰退,尤其在光線不足之下,所見影像得更模,他只好辭掉大半生的廚師工作。人到中年驟然失明失業阿和頓失人生方向,情緒低落,終日愁眉苦臉。其後,阿和在朋友介紹下,參加了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的香港視障人士象棋會,令性格被動的阿和重拾自信:「初時我對棋藝沒有什麼追求,到棋會只為打發時間,後來發現棋友的棋藝不錯,為免自己輸得太難看開始自發去鑽研棋藝,提水平。阿和對象棋興趣日濃,棋藝漸漸精進,曾於比賽中勇奪獎項,其自信心大大提升。不過,相比於獎項,阿和形容棋友之間的友誼更彌足珍貴:「曾有一段時間鬱鬱寡歡,但自從我到中心下棋後,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棋友,當中有不少是視障棋友,他們與我一樣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經歷雖然生活仍然困難但朋友說我變得風趣很愛說笑。心情鬱悶的時候,來到中心下一盤棋,跟棋友聊聊天,就能重新得力。

促視障人士平等參與體育活動

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舉辦視障人士棋會已有12年。該中心的單位主管梁健圖表示,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於推動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方面不遺餘力,致力鼓勵殘障人士於體育運動的平等參與,因此今年特別向香港殘疾人奧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申請,首次派視障人士代表香港參與2018全國殘疾人象棋比賽,藉此向市民推廣視障人士象棋,關注視障人士於平等體育運動方面的參與。梁健圖又表示,象棋是中國國粹,更是不可多得的平台展現視障人士的獨特才能,令視障人士由黑暗封閉的環境走進人群,建立社交圈子,展現自信:「許多視障人士曾經認為,視障使到他們的世界瞬間崩裂,但藉象棋,視障人士好像找到一條新橋樑再次接通世界,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傳媒查詢

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

單位主管 梁健圖先生
電話:2776 0033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傳訊及公關主任 何海棠小姐
電話:2199 9452

八成吸毒母親成功戒毒 充足支援 悲劇不再 為有吸毒行為的家長提供全人親職輔導及支援:實務經驗分享會

 (左起)路德會青彩中心單位主管尹潔盈女士、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行政總裁雷慧靈博士、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趙華強醫生、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左起)路德會青彩中心單位主管尹潔盈女士、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行政總裁雷慧靈博士、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趙華強醫生、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倪錫欽教授、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鄭慧芬醫生、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陶兆銘教授支持「生命孕記─吸毒家長全人親職輔導、教育及支援計劃」。計劃團隊希望政府增撥更多資源及人手,推動跨界別協作,為有吸毒行為的家長提供一站式支援,協助他們戒毒。

八成吸毒母親成功戒毒 充足支援 悲劇不再

為有吸毒行為的家長提供全人親職輔導及支援:實務經驗分享會

即時新聞(201882日)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與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獲禁毒基金贊助,20159月起推行「生命孕記」吸毒家長全人親職輔導、教育及支援計劃。計劃透過跨專業協作模式,由社會工作學系研究人員、基督教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婦產科及醫院管理局九龍東聯網精神科醫護人員,以及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註冊社工陪月員,為有吸毒背景的孕婦及母親提供全人親職輔導、教育及支援服務,成功協助超過八成有吸毒行為的母親戒毒以及全部嬰幼兒能成功接種疫苗和接受健康院成長監察評估。

計劃成功跟進90名在過去一年內有吸毒行為的孕婦或母親,她們的年齡平均為26歲,年紀最小僅為17歲,以吸食冰或K仔這兩類毒品為主。這些母親現時育有超過1105歲以下的子女,年紀最小的僅兩個月大。

計劃過去共接獲超過117母親查詢或轉介,在90名成功跟進的母親48聯合醫院轉介, 11位由社署轄下家庭服務中心及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課轉介27位為自行求助。有超過一半 (51) 母親在懷孕期間開始接受服務,現時有70母親幼兒由九龍東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跟進。

個案複雜程度增

路德會青彩中心單位主管尹潔盈表示,過去三年計劃接觸的個案越趨複雜,總體個案中有四分一曾需就兒童褔利事宜召開跨專業個案會議,甚至有母親未有產檢、「衝急症室」誕下嬰兒後被轉介到路德會青彩中心接受服務,尹潔盈認為此現象和隱蔽吸毒關係密切:「部分母親害怕被揭發曾經吸毒,因此逃避產檢社工在接觸這些母親時,需要更多的耐性和特別的輔導技巧。尹潔盈又表示,懷孕的母親比產後母親更願意接受服務:「及早提供協助,能夠避免因母親吸毒對胎兒造成的危害。我們希望未來可加強和各界合作,及早識高危孕

母親對子女極愛護 改變程度大

懷孕往往是母親戒毒的契機,在成功戒毒的母親當中,幾乎所有母親均反映子女是她們戒毒的動力,子女相處更令她們感受到骨肉情和親職意義。有參與計劃的母親表示,計劃使她們改變以吸毒作為逃避問題的手段,鞏固戒毒決心,令她們和子女有更好的關係,也改善了她們和配偶及家人的相處等。

其中一名參與計劃的母親Ceci分享到,她自小在兒童之家成長,16歲開始濫用冰毒,多年來缺乏支持,遇到心靈脆弱獨時以毒品逃避,命運讓她在22歲時意外懷孕,一直渴望擁有完整家庭的她因而決心戒毒,學習面對自己及成為母親。另一名參與計劃的母親Carrie同樣來自單親家庭,父親是一位吸毒者。Carrie自小品學兼優,然而20歲時遇人不淑走上父親吸毒之路。她悔恨自己吸毒不能自拔,9年吸食K仔的生涯令她身體健康受損至頻死狀態,直至意外懷孕在醫院等候進行終止懷孕手術時,突然感受到小生命是上天所賜的禮物,終下定決心戒毒並嘗試學習成為母親。二人同是初為人母,在親職路上跌跌碰碰,Carrie曾因照顧初生女兒時缺乏支援及諒解而產後抑鬱,而Ceci則在照顧女兒上常因自信心不足而擔心會導致女兒成長有缺失而感到自責,然而,二人均感謝小生命的出令她們的生命重生。

研究證親職效能感獲提升 

中大社工系就計劃進行了成效評估後發現,母親參與計劃後,親職效能感顯著提升,例如她們認為自己能了解一位母親應有的角色,也相信自己擁有作為一位好母親應有的技巧等。另外,她們對親職有更正面的自我評估,如她們認為自己對為人母親有更大的承擔,也更能夠協助子女健康地成長等。研究亦發現她們參加計劃後,其親職壓力有所增加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陶兆銘博士解釋,家長在肩負照顧孩子的責任時會面對壓力和困難,但為人母親令她們經驗到不同方面的個人成長,使其變得更為成熟。

增撥資源  倡跨界別合作

計劃實施三年以來,幫助過不少曾吸毒的母親改善生活,亦確保她們的幼兒能得到妥善的照顧。計劃現時只涵蓋九龍東的吸毒婦女,計劃團隊希望政府能增撥更多資源和人手,推動醫社跨界別協作,為有吸毒行為的家長提供一站式服務,把握孕婦到醫院作產檢的時機,識別她們的吸毒狀態,並藉懷孕的契機,協助她們戒除毒癮。

需進行全港性評估研究

計劃團隊認為,現時本港缺乏吸毒行為的家長及其子女數據,社福界難以掌握這些兒童及家庭的需要,隨著吸毒情況越趨隱蔽,這些幼童未來更可能長期在毒品的影響下成長。團隊認為未來必須進行全港性有吸毒行為的家庭之需求評估研究,以及這些兒童的身心健康評估研究,期望研究結果能協助社福界改善現行服務,調配資源,協助這些在困境中掙扎求存的家庭。

--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傳媒查詢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路德會青彩中心

單位主管 尹潔盈女士
電話:2330 8004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傳訊及公關主任 何海棠小姐
電話:2199 9452

路德會「聯和市場-城鄉生活館」建議 獲選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將活化近70年歷史的聯和市場

本處以「聯和市場 -『城鄉生活館』」建議書獲選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由香港路德會會長戎子由博士( 左二)接獲證書。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聯和...

本處以「聯和市場 -『城鄉生活館』」建議書獲選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由香港路德會會長戎子由博士( 左二)接獲證書。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聯和市場-城鄉生活館」建議書獲選第五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為聯和市場進行活化。計劃期望重現和延伸聯和市場原有用途,除了保存建築物的歷史原貌及空間外,更會在市場內設置優質本地菜檔,銷售本地信譽及有機蔬菜,推廣本地農產品,讓本地農民有更多收入渠道;計劃亦會設立社區小店、技藝店及週末室外墟巿等,售賣糧油雜貨、傳統小吃及特色手工藝品,延續墟市味道,推動地區經濟。

「聯和市場-城鄉生活館」內將設城鄉主題展覽,探討本地農業、墟市政策、城鄉變遷、新界東北發展、環境及生態保育等議題。當中更包括北區寮屋及圍村的歷史等,讓參觀者感受城鄉當中的生活點滴,從而將聯和歷史承傳至年輕一代。計劃期望由聯和市場出發,連繫整個北區。其中為公眾設計的步行及單車導賞將會涵蓋聯和墟及附近的鄉郊和古跡,以至塱原及整個新界東北,以增加公眾對鄉郊生活、文化及城鄉關係的認識。

為呈現聯和市場的歷史原貌又能符合可持續發展,本次活化計劃加入自然通風,自然光引入板,綠化屋頂、水景等環保元素。另一方面,項目保存了原歷史建築的室內開敞感,以及現存的公共空間,讓公眾能欣賞聯和市場富特色及意義的建築設計原貌。

除了保育聯和市場,本次項目也希望能促進區內的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在聯和市場開業後,計劃會為當區居民及弱勢社群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發揮所長貢獻社會,提升自我認同價值,建立社區凝聚力及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以推動本土經濟。

是次活化計劃由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奪得。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之工作宗旨,是本著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教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香港路德會成立於1949年,香港路德會服務範圍廣泛,涵蓋社會工作、教育和社區服務等範疇。屬下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服務發展多元化,時至今日,服務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服務、復康服務及長者服務等,至今轄下合共超過50多個服務單位。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聯和市場-城鄉生活館」的資料,可致電 2199 9453或電郵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與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機構發展主任 鄧國禧先生聯絡。

世界盃即將開鑼 戒賭求助者急升七成 路德會青亮中心延長WhatsApp及WeChat線上輔導

  路德會青亮中心發現今年四月至五月期間,戒賭求助者較去年同期急升七成,反映賭風熾熱。另外,本中心於較早前向多間中學學生派發「青少年問題賭博情況」問卷,了...

 

路德會青亮中心發現今年四月至五月期間,戒賭求助者去年同期急升七成,反映賭風熾熱。另外,本中心於較早前向多間中學學生派發「青少年問題賭博情況」問卷,了解受訪者及其家人的賭博習慣,以及對賭博陷阱的認知情況,發現逾兩成受訪者曾參與賭博,比兩年前上升百分之三,情況令人憂慮。調查的發佈會已於2018613日上午順利舉行,出席者包括服務總監吳雪琴女士、中心主任周雅瑩姑娘、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毛麗清姑娘及賭博過來人“阿(化名)”。

世界盃效應  今年四五月戒賭求助者急升

青亮中心今年四月及五月,共收到34個戒賭求助新個案,去年同期的20個急升七成,亦較兩年前的同期歐國盃前夕多近九成,雖然近年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但今年的增長是過去數年之冠,反映世界盃效應下,賭風相當熾熱,令不少人沉迷賭博,以至不能自拔,最終需向本中心尋求協助。

高達兩成三青少年指曾經參與賭博  賭博問題呈上升趨勢

青亮中心的調查是於2017620185月進行,採用方便抽樣法,分別向10間中學的中一至中六學生派發「青少年問題賭博情況」問卷,共收回3099份有效問卷。所有有效問卷當中,「中一至中三」學生組別佔68%,「中四至中六」學生組別佔32%

受訪學生之中有737人表示過去曾經參與賭博,比例達兩成(23.8%)兩年前同一調查結果高百分之三,反映青少年賭博情況有上升趨勢。曾參與賭博的受訪學生當中,九成(95%)指他們身邊的人 (如家人、親友、朋友、同學等)曾經參與賭博,比兩年前上升百分之四,結果顯示賭博行為愈來愈普及,增加青少年賭博風險。另外,有八成四(84.2%)報稱賭博的學生表示家人知道他們有賭博,比兩年前增加近百分之六,顯示家長對子女賭博接受程度增加,我們擔心如家庭未有灌輸賭博禍害,可能令學生產生錯誤想法,以為賭博是可以接受的行為。

認為「賭博沒有問題」 增加成癮風險

曾參與賭博的受訪學生中,四成人(41.4%)同意「賭博沒有問題」,相比從未參與賭博的學生中,只有成人(9.9%)認為「賭博沒有問題」明顯高出倍,反映曾參與賭博的學生對賭博問題的意識薄弱。

曾參與賭博的受訪學生中,近三成(28.5%)表示以後會繼續參與賭博,亦有近八成(79.8%)認為「自己將來不會成為賭博失調者」,反映他們對賭博失調的成因及發展認識未必足夠。根據本中心臨床輔導的經驗,愈早接觸賭博的兒童或青少年,愈容易於成年後發展成賭博失調者

過來人:「千祈唔好踩隻腳落去

過來人阿森自幼已接觸賭博,家人亦有參與,令他誤以為賭博是可接受的娛樂活動。直至他考上外國大學,在身邊人慫恿下第一次入賭場玩角子機,此後不能自拔,甚至荒廢學業,被迫回港,期間數次停賭不成功,更開始賭波賭馬,「朋友一班人睇球賽,個個都買,唔通你唔買咩?」他坦言,在大型賽事的氣氛下,他會賭得更多。輸錢就向財務公司貸款,「借錢太方便,從此踏入深淵!」

由於輸多贏少無力償還,非法中介致電給他:「江湖救急,借三萬(元)抽佣一萬(元)」,他無奈答允,可惜十個煲九個蓋,問題不會消失。」

賭了近二十年,他已累積輸了數百萬元,大部份由家人承擔,導致關係破裂。兩年前他由朋友勸說下到本中心求助,經歷個人及小組輔導後,賭博問題已大有改善,現在還在本中心當義工,推廣防賭意識。他勸勉其他年輕人:「賭錢贏就贏一陣,輸就輸一世!千祈唔好踩隻腳落去。」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毛麗清表示,如果有人懷疑自己有賭博問題,可以按下表進行簡單測試如果於以任何一條問題回答,就很可能有問題賭博的潛在危機,應盡快向身邊人或專業人士求助。

 

賭波心理健康評估表

1.  於過去12個月內,你曾否於嘗試減少或停止賭波時感到不安、煩躁或焦慮?

£

£ 

2於過去12個月內,你曾否向家人或朋友隱瞞自己參與賭波的程度?

£

£ 

3.  於過去12個月內,你曾否不斷增加賭波的注碼或次數?

£

£ 

 

 世界盃即將開鑼  青亮中心延長WhatsAppWeChat線上輔導

路德會青亮中心主任周雅瑩提醒各家長及教育工作者不要輕視賭博的嚴重性,她表示:「以往很多個案,尤其是賭波個案,均於大型賽事期間首次接觸賭波,漸漸變得不能自拔,最後發展成賭博失調。」呼籲家長以身作則,切勿賭博,與子女一起睇波不賭波。另外,她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宣傳,及投放更多資源於預防博教育工作,增加宣傳戒賭熱線及四間受平和基金資助的戒賭中心。

服務總監吳雪琴女士表示為了回應世界盃期間求助者之需要,本中心的社工加強網上外展服務,主動接觸網上疑似高危或受賭博困擾之人士;另外,中心的「WhatsAppWeChat戒賭專線:6606 3933於世界盃期間加強服務,於星期一至五延長服務至午夜十二時,希望有需要的人士可聯絡當值輔導員。除此之外,本中心亦會於六、七月籌辦一系列活動,包括i) 無賭睇波團鼓勵年輕賭博者重拾健康生活,ii) 大埔區設置街站,主動接觸有需要人士,iii) 入校進行預防賭博教育工作,包括「抗賭好聲音」及「抗賭魔術之旅」,以宣揚「健康不賭波」之訊息。

吳雪琴女士再次呼籲大家:「如任何人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受到賭博問題困擾,可致電路德會青亮中心戒賭熱線8108 3933WhatsAppWeChat戒賭專線:6606 3933求助

 

關於路德會青亮中心

本中心為民政事務局平和基金資助的賭博輔導服務,並於201011日開始投入服務。服務宗旨為「協助受賭博問題困擾的人士及其家人,建立明亮健康的人生」。

聯絡人

周雅瑩            電話:26617048

毛麗清            電話:51866463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職業司機—『風』險管理」計劃 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兩倍 年紀越大風險越高 籲職業司機及早檢測防中風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職業司機—『風』險管理」計劃 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兩倍 年紀越大風險越高 籲職業司機及早檢測防中風 即時新聞 (2017 年 12月 ...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職業司機『風險管理」計劃

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兩倍 年紀越大風險越高 籲職業司機及早檢測防中風

即時新聞 (2017 年 12月 10 日)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與香港青馬獅子會合辦「職業司機 —『風』險管理」計劃,是全港首次專為職業司機作中風風險篩選的計劃,於今年8月至11月期間為300名職業司機進行中風風險測試及生活習慣問卷調查,以研究職業司機的中風風險機率。結果顯示,有中度中風風險的職業司機較一般社區人士高出2.28倍;20歲至40歲及60歲至80歲的職業司機,其中風風險指數比其他歲數的群組顯著增加。今日下午,主辦機構於路德會包美達社區中心舉行計劃成效發佈會,公佈中風風險測試數據及問卷調查結果。

300名接受測試的職業司機之中,50歲至69歲佔逾七成;駕駛巴士、小巴、的士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職業司機佔七成,超過四成的駕駛年資有30年或以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職業司機工作忙碌、忽視健康,三成半每天的工作時間為10至12小時,逾四成每天運動15分鐘以下,甚至沒有做運動。主辦機構又比較946名社區人士與該300名職業司機的中風風險檢測數據後發現,職業司機的中風風險機率比一般社區人士高出2.28倍。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助理行政總裁鄧錦標表示,職業司機的中風風險指數會隨着年齡而增加,呼籲職業司機定期作身體檢查,確保自己的身體健康,保障自己和乘客的安全。鄧又表示,是次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生物統計學最新設置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系統」 (ARIA)技術、志願機構香港路德社會服務處及民間力量香港青馬獅子會三方合作,因此能各展所長,也能令更多社區人士及高危中風風險群組關注健康。鄧建議各界可利用這種合作模式,擴大社區內高危中風風險人士的篩選,以及提昇高危中風風險組群對中風的關注。

國際獅子會總會中國港澳303區總監陳立德表示,希望此計劃能引起職業司機對健康的關注,及早接受中風風險檢測,以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避免交通意外發生。康慨念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馮炳全博士表示「遠離中風—健康在我手」先導計劃中21 人完成計劃及之後的眼底檢測。結果顯示,參加者藉飲食、運動、睡眠等建立的可持續的健康生活習慣,其中三分之一參加者的中風風險有明顯改善。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亦安排健康小組跟進中度中風風險水平司機,從問卷調查中得出以下建議:

1. 關注高危中風風險組群,擴大篩選計劃

2. 職業司機需關注年齡與健康風險關聯

3. 加強職業司機中風風險教育工作

4. 可持續發展社區民間力量,志願機構及大學三方合作模式

 

關於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成立於1977年,本着主耶穌之教訓,貫徹基督徒愛鄰如己之精神,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本處現時共有50多所服務單位,服務範圍涵蓋廣泛,包括幼兒園、兒童及家庭服務、寄養服務、輔導服務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學校社工、社區中心、社區發展、復康服務、長者中心、耆年日間護理中心及耆年院舍等;本處近來更營辦私營安老院及復康護理中心,以便適切服務有需要人士。有關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其他資料,歡迎瀏覽:http://www.hklss.hk

 

傳媒查詢

健康人生—「風」險管理計劃 項目主任 楊誠先生 電話:9286 1133

傳訊及公關主任 何海棠小姐 電話:2199 9452 

Make a Donation